近年來,鋰離子電池一直是固定儲能項目的首選技術。由于低成本、能量密度、效率和安全性等優勢,鋰離子電池技術已成為許多固定式儲能系統(ESS)開發商的首選。同時,鋰離子電池也帶動了電動汽車和消費電子產品的儲能市場。這些市場的快速增長使供應商能夠通過對降低價格的新生產設施進行重大投資來發展規模經濟。鋰離子制造商的全球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各公司爭奪市場份額,并在制造和研發方面投入巨資。
根據美國市場研究機構Navigant Research發布的最新市場報告,公布了全球十大鋰離子電池供應商。其中,韓國LG化學、三星SDI和中國比亞迪BYD位列全球前三名。
第四至第十名分別是日本松下、美國柯卡姆、日本東芝、法國帥福特(Saft)、勒克朗謝(Leclanché)、加拿大Electrovaya和寧德時代(CATL)。 Navigant Research表示,迄今為止,針對固定電池儲能市場的最成功的公司是擁有成熟業務的大型企業,為電動汽車和消費電子產品提供鋰離子電池。雖然幾個市場壁壘可能會在短期內限制增長,但是Navigant Research預計到2026年,全球鋰離子電池行業規模將達到231億美元,這是巨大的潛力。 市場增長將主要分布在北美,歐洲和亞洲地區受到監管變化和激勵措施的推動,價格下跌到足以與零售電價競爭。隨著鋰離子制造業的發展,市場將提供低成本,高性能的系統。 Navigant Research研究分析師Ian McClenny表示:“通過優異的產品開發和與項目開發商、公用事業公司、金融家/投資者以及系統組件供應商的強大合作關系,全球鋰離子電池市場的領導者顯然已與其他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我們相信,這些市場領導者將在未來幾年中率先推出新一代鋰離子電池。”
。 (本文來源網絡整理,目的是傳播有用的信息和知識,如有侵權,可聯系管理員刪除)
版權聲明: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如果本網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公開自由傳播,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聯絡我們,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