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報警器電路原理圖(一)
如圖所示為實用降溫報簧電路。該報警器由蜂鳴器、時基電路IC(555)、測溫元件WXG、電源等組成。其中WXG選用可調試電接點玻璃水銀溫度計,型號為WXG-11,其測溫精度可達0.1℃。
當環境溫度高于WXG的溫度設定值時,其水銀接點接通,使時基電路IC(555)因其觸發端(②腳)處于高電平而不被觸發,相應3腳輸出低電平,蜂鳴器不發聲。當環境溫度低于WXG的溫度設定值時,其水銀接點斷開,使555因其②腳處于低電位而被觸發,相應③腳輸出高電平,使蜂鳴器發聲報警。同時,555內部的放電管截止,電源電壓通過R2給C2充電,隨著充電進行,C2上電壓上升,當C2上的電壓≥2/3VDD時,555③腳轉變為低電平,使蜂鳴器不發聲。這時,555內部的放電管導通,C2通過放電管放電,隨著放電進行,C2上的電壓下降,當C2上的電壓降到≤l/3VDD時,555③腳又轉變為高電平,使蜂鳴器發聲。蜂鳴器每次發聲時間約為20~30秒。蜂鳴器可選用市售蜂鳴器,工作電壓為6V。
555報警器電路原理圖(二)
基于555的簡易防盜報警器的設計
本電路由四部分組成:檢測電路、定時、分頻、報警。檢測電路是用555設計成的,其2管腳連接一個觸摸片,當用手觸摸時產生一低電平,555的三管腳就產生一個時長為16.5s的高平信號,從而使第二片555的四管腳的電平為高。第二片555是一個多諧振蕩電路,當四腳為高時,電路振蕩開始,產生一頻率約為1.2KHz的脈沖信號。蜂鳴器將電信號變為聲音信號報警。圖為系統仿真測試圖。
圖 電路仿真圖
電路按設計電路接好,接通電源,觸摸觸摸片,蜂鳴器不響。用萬用表測量蜂鳴器兩端電壓,電壓為零。再測量第一片555三管腳的輸出電壓,在4.29V左右變化,第一片555工作正常。測量第二片555三管腳的輸出電壓,在4V左右變化,確定第二片555工作也正常。
通過仔細檢查發現有一塊555芯片插反了,改過后重新將電路接上電源,蜂鳴器響了,但是一直叫個不停,因為實驗要求警報器警報十秒左右就能停下。通過與同組人討論發現接上按鈕開關后就能達到要求,因為這種開關按下接通后就斷開,用來顯示外界觸發脈沖。電路設計成功了。
555報警器電路原理圖(三)
介紹一款以555時基集成電路為主要元件制作的水滿報警器,它能在水池或水箱內的水位達到設定水位時發出聲光報警信號,可用于家庭、養殖場專業戶和廠礦等場合。
該水滿報警器電路由水位檢測電路和聲光報警器電路組成,如圖所示。
圖 采用555時基集成電路的水滿報警器電路
電路中,水位檢測電路由水位檢測電極A、B和電阻R1、晶體管V1組成;聲光報警電路由晶體管V1~V4、電容C、電阻R1、R2、發光二極管VL和報警器HA組成。
在水池或水箱內水位未達到設定水位時,電極A、B之間的阻值較大,V1處于截止狀態,聲光報警電路不工作,VL不發光,HA不發聲。當水位達到設定水位時,電極A、B通過水的電阻相連,使V1~V4導通,VL點亮,HA發出報警聲。
改變電極A、B之間的距離,即可設定報警的水位。調整R1的阻值,可改變報警器動作的靈敏度。
555報警器電路原理圖(四)
555構成的家用防盜防火報警器電路圖如圖所示。
555構成的家用防盜防火報警器電路圖
為家用防盜防火報警電路。該電路主要由一個QM-N5氣敏傳感器和555組成的單穩態觸發器、單穩延時電路及多諧振蕩器組成。QM-N5與電位器W1等組成煙霧檢測器,當可燃性氣體或煙霧超過一定的濃度時,A-B間的電阻變小,結果B點電位升高且足以使管子BG3導通,C點呈高電乎,相應又觸發由IC3、R8、R9、C6等組成的多諧振蕩器起振,發出音響報警信號,以提醒用戶注意。IC3的振蕩頻率約為f=1.44/(R8+2R9)C7,圖中所示參數對應的頻率約為1000Hz。同時,調節電位器W1可改變報警的閾值。
IC1(555)和R1、C1等組成單穩態觸發器,金屬片M與門鎖的金屬部分相連,當有人*時,人體的感應信號使IC1觸發置位,3端輸出的高電平使BG1導通,BG2截止。IC2(555)和C4、R4組成單穩延時電路,延遲時間為td=1.1R4C4,圖中所示參數對應的延遲時間約為60秒鐘,以使主人開門后關掉報警器電源;而對小偷來講,其因破門*需一定的時間,一般會超過60秒鐘,IC2輸出的單穩態脈沖觸發IC3多諧振蕩器發出報警音響。
本電路可與電子鎖、電子機械鎖、普通門鎖等一起使用,作為家用或庫房的防盜防火報警裝置,當有人破門或發生煤氣泄露、火災時,立即發出報警聲。
555報警器電路原理圖(五)
555構成的警報器電路
定時器(U1)執行雙重任務;控制報警觸發電路和輸入延遲電路。在該電路中,通過第2管腳使R1觸發U1,保持高電位。一個常閉合傳感器開關S1,在R2和C1的結點處提供一個正極電壓,LED1點亮。當S1打開時,C1的兩端呈高電位,不充電。555構成的警報器電路:
。 (本文來源網友上傳,如有侵權,可聯系管理員刪除)
版權聲明: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如果本網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公開自由傳播,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聯絡我們,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